日本學術振興會 JSPS 計畫申請經驗與日本博士後資訊分享

在日本留學,獎學金來源十分多元,包括日本交流協會獎學金、台灣教育部公費留學獎學金、日本學生支援機構 (JASSO)、財團獎學金、各學校內的研究助理制度等。除了一般的獎學金之外,日本學術振興會 (Japan Society for the Promotion of Science, JSPS,簡稱為學振)做為日本一個獨特的行政機構,也為學生和青年科研者提供了特別研究員的資助計畫。因其優渥的資源和聲譽,每年都吸引眾多申請者,能夠獲選特別研究員也被視為一項殊榮。日本台灣生技協會 JTBA 於今 (2024) 年 4 月舉辦日本學術振興會 JSPS 申請經驗分享會,特邀三位曾成功申請學振研究計畫的青年學者,分享其認為在申請過程中的成功關鍵,並與大家分享前來日本進行學術研究的相關資訊與管道。

講者簡介

蕭皓文 (JSPS DC2 特別研究員 2024)
現職:東京大學 新領域創成科學研究科  醫科學 博士班
研究領域:分子生物學、癌症、免疫。

洪啟榮 博士 (JSPS DC2 特別研究員 2020、JSPS 外國人特別研究員 2022)
現職:名古屋大學 環境醫學研究所 研究員
研究領域:神經、神經迴路、睡眠。

劉品吾 博士 (JSPS 外國人特別研究員 2021)
現職:京都大學 醫學研究科 & 名古屋大學 環境醫學研究所 研究員
研究領域:學習記憶的分子機制。

日本學術振興會 JSPS 簡介

日本學術振興會於 2003 年 10 月 1 日成立,隸屬文部科學省管轄的獨立行政法人,旨在支持學術研究、為研究人員培訓提供資金、促進國際學術交流以及開展與學術推廣相關等。學振所支持的研究助成事業主要可根據申請者身分的不同大致劃分成針對博士班學生的 DC1、DC2,以及給博士後研究員申請的 PD。學振補助的研究領域範圍廣泛,不同研究領域也會進行區分,然而每年申請的人數眾多,競爭仍顯激烈。以講者皓文申請的 2024 DC2 為例,今年採用率約為 17.1%。而外國人特別研究員在 2024 年度的採用率約僅有 12.5%。

DC1、DC2PD
申請身分DC1:修士二年級DC2:博一以上博士後研究員
採用期間DC1:三年DC2:兩年特別研究員 PD (日本籍/永住):三年外國人特別研究員:一至兩年
補助金額生活費:20 萬日幣研究經費:80 萬日幣 / 年 (A區分)80~150 萬日幣 / 年 (B區分)生活費:36 萬 2 千日幣研究經費:100 萬日幣/年 (A區分)100~150 萬日幣/年(B區分)
註:DC1 與 DC2 採用者在畢業後可能還處在採用期間,此時採用者可選擇將 DC 轉成 PD,生活費也將提高至與 PD 相同金額。

JSPS DC 申請流程

  1. 透過學校教務組申請學振的帳號密碼。
  2. 獲得密碼後可進入學振線上申請系統填寫個人資料。
  3. 以學振格式撰寫研究計畫並準備相關文件(如推薦信等)。
  4. 資料全數上傳完畢後須由學校教務組統一確認(依不同學校規定可能會有不同期限,東大為五月中下旬)。
  5. 學振確認(期限通常為六月上旬)。
  6. 當年的九月下旬 (首輪) 及十二月下旬 (次輪) 出爐

JSPS 外國人特別研究員

針對已取得博士學位的申請者,學振提供了特別研究員的科學研究助成計畫。一般的特別研究員 PD 是針對具有日本國籍或是取得永住資格的對象,而外國人的申請者則可以申請外國人特別研究員的計畫。
針對外國人特別研究員,每一年度會區分成兩個梯次進行募集。第 1 回的申請時間主要配合日本的學年,約於前一年度的九月初截止,第 2 回的申請時間則是配合外國學年,於四月底五月初申請截止。

JSPS 外國人特別研究員屬於一項特殊的計畫經費,優點除了獲選本身是一項榮譽,也可以自己擁有較獨立於研究室外的研究經費和個人收入。此外此項計畫每月所提供的生活費被稱之為「滞在費」,不屬於正式的薪水不需要課稅,也會因此讓國民健保費用的費率變得較為便宜。外國人特別研究員計畫提供的收入金額也會優於一般研究室能提供給博士後研究員的薪資收入。然而也因為外國人特別研究員的特殊身分,與所屬機關沒有直接的正式雇傭關係,無法計算年資,且研究經費購入之資產無法登記於自己的名下。另外也因為外國人特別研究員計畫本身已經有提供研究獎勵費,不能另外申請或擁有其他科研費計畫,研究獎勵費本身也只能作為研究分擔者,而非研究代表者。
以講者分享的個人感想,作為短期在日本發展而言,JSPS 外國人特別研究員會是個不錯的選擇。若是有長期在日發展的規劃,考量上述特殊身分的限制,也許可以考慮其他在日本擔任博士後研究員的管道。

日本學術振興會 育志賞

除了直接申請上述的特別研究員計畫之外,講者品吾學姊也與大家推薦了學術振興會的特殊學術獎項「育志賞」。此獎項提供給日本就讀博士班的學生申請,除了可以直接拿到 110 萬日幣的學業獎勵金,經過申請手續,也可以在獲獎的隔年度直接被採用為特別研究員 (DC、PD或外國人特別研究員)。

研究計畫撰寫

JSPS 學振的相關計畫申請可以使用英文或日文,研究計畫的撰寫雖然有其基本規定的內容架構,如何撰寫一個好的研究計畫,仍需要一些技巧。講者皓文學長、啟榮學長、品吾學姊各自分享了其認為在撰寫計畫過程中應注意的細節,以下將進行統整:

1. 研究題目的發想:要注意題目長短。講者啟榮學長分享一個例子:

研究題目學長評價
睡眠時的內臟機能太短,無法引人注目。
一日熬夜對肝臟的機能損害的分子機轉簡單易懂,長度剛好。
大腦在熬夜時分泌的激素,經由血液引起的免疫反應造成肝臟機能損傷的分子機轉分子機轉過多的要素在題目當中,讓人無法理解重點。

另外講者也提及,研究題目不要直接與指導教授申請的計畫名稱相同,需要作出轉換區別,否則很可能無法申請成功。

2. 以圖為主,並以文字為輔:審查員在進行審查時,需要在短時間內閱讀大量的申請計畫,此時須將文字精簡,減少專門用語,以最短文字進行概要。除此之外,若申請者曾經有過回顧型論文的發表,可以用論文內的圖表;若沒有發表,講者也建議可以自己畫圖,用在「研究背景與發想」以及撰寫「研究方法」時的流程圖。另外,研究計畫內容也可以考慮放入計畫的時間年表,可能也有助於審查員了解研究實際的時程安排。

3. 切題回答、具體舉例:研究計畫有固定的架構項目,需要依據每個部分的要求切中撰寫,相關內容的說明與闡述需要具體不空泛,可以用相關的實際例證進行說明。

4. 畫重點、排版:計畫文字繁多,可以適時的對內容標註重點,粗體、底線、變換字型。此外,由於審查時通常會以黑白印刷文件進行審閱,因此文字顏色的變換在此時沒有太大的必要性,也因此更需注意字體不要太小。排版則以方便閱讀為主。

5. 避免提及過多的研究細節:以講者們生物醫學領域為例,研究過程中會使用不同技術、試劑、甚至儀器等。講者們一致認為在撰寫研究方法時,須避免提到太細節的實驗過程,例如進行 A 實驗時,會用到多少體積的試劑或抗體。皓文學長則以自己為例,其是先以階段性的研究目的描述實驗方法/名稱。

6. 審查區分的選擇:講者們建議申請者可以查詢自己的指導教授在申請政府研究計畫時選擇哪些分項,或是可以查詢跟自己相近領域的研究最容易在哪些分項當中被錄取。不同的審查區分以及小區分可能會有競爭程度的差異,若事先可以得知相關資訊,也可以協助做申請的選擇。

7. 申請者研究能力的證明:在研究計畫撰寫時,其中一點是描述自身的研究能力與優勢,講者們皆提到,曾發表過的論文、研究海報、得過的獎項都是很加分且客觀可以說明申請者研究能力較其他人突出,因此講者們也鼓勵申請者可以盡量參加研討會並參與發表,若有機會發表論文則是最加分的。

研究計畫撰寫的總結:盡早著手準備,及早完成找其他人幫你檢查修改。能有研究發表經驗是加分,可以積極爭取累積相關履歷。掌握以上幾點的撰寫原則。

在日本當博士後研究員的管道

除了這次活動主要為大家介紹的日本學術振興會特別研究員計畫,要在日本找到博士後研究員的機會,講者品吾學姊也與大家分享了許多實用的資訊。

研究室經費資訊

首先,在找尋未來目標教授研究室時,計畫經費的充裕與否會是一個重要的條件。實驗室經費狀況,可以先從實驗室過去與現今是否有聘任研究員、技術員、計畫關聯特定任期的人員(職稱通常會以「特定」兩字開頭)來進行初步判斷,從中可以得知研究室是否除了學校經費外,也曾有獲得計畫經費,並願意把資源用於人員的聘用。此外,在網路上也可以找到公開的計畫資料庫,如: KAKEN Database of Grants-in-Aid for Scientific Research 科学研究費助成事業データベース (日文)、 (英文),可以從中搜尋找到教授目前擁有的計畫數量,以及相關計畫的結束期間。

KAKEN 科学研究費助成事業データベース
https://nrid.nii.ac.jp/ja/index/

除了教授研究室本身經費之外,找尋日本知名的研究機構也通常會具有較多的研究資源,薪資條件可能也會更好。例如日本理化學研究所 RIKEN 便有推行稱為基礎科學特別研究員 (SPDR) 的制度,月薪資可以給到高達 55 萬日幣,算是一般日本博士後研究員薪資待遇最好的。此研究員制度也有提供基本一年 100 萬日幣的研究經費、通勤住宿補貼等福利 。另外像是由日本政府特殊設立、大力投資的沖繩科學技術大學院大學 OIST ,也有提供每年 440 萬 ~ 570 萬日幣豐厚的研究經費。

研究人才職缺資訊

除了直接到各學研機構搜尋相關的研究者、教授之外,研究人才為主的求職網站也是一個不錯的資訊來源,像是 JREC-IN Portal 研究人材 キャリア支援ポータルサイト ,可以從中依照研究領域、地區進行搜尋,找到學研機構甚至民間企業的研究人才的職缺。

JREC-IN Portal 研究人材 キャリア支援ポータルサイト
https://jrecin.jst.go.jp

大學研究中心

大學內也有設立許多特定的研究中心,不少單位都有開出研究員、助教、講師、副教授等面向青年學者的職位。此類以研究為主的單位所開放的職缺機會,也大多不需擔負課程教學責任,便不太會有日文程度的要求。例如京都大學的白眉中心,就有推出白眉計畫(Hakubi Project,次世代研究者育成支援事業),開放給不同領域的優秀年輕學者,提供薪資和研究經費。名古屋大學設立的高等研究院 IAR,也有推出 YLC (Young Leaders Cultivation 若手育成プログラム) 這類針對青年研究者人才培育的相關計畫。

研究經費計畫資訊管道

許多日本的大學沒有直接提供經費讓研究室聘請博士後研究員,因此額外申請的政府或民間企業提供的研究經費計畫也是一種獲取經費來源的重要方法。民間企業可能有提供招攬外國人取向的研究經費,例如大幸財團的外國人來日助成的計畫。一些研究計畫也可能有額外提供可以部份用於人事聘用的經費,例如小林財團的研究助成

相關的研究經費計畫等資訊,可以善用網路搜尋特定關鍵字,像是查詢「研究助成」可以找到很多相關資訊,雖然多是以日文為主,但也能透過翻譯工具協助理解。除此之外,各大學本身也可能有設立相關研究資金的情報網站,像是京都大學的 YARI 鎗(京都大学公募型資金情報サイト – 鎗),以及名古屋大學的外部資金情報網站

日本也有許多與政府相關的法人機構,為了推進不同領域的科研開發,設立許多不同的研究資金計畫。其中著名的有 JST(国立研究開発法人 科学技術振興機構),其下每年都有推出針對特定研究戰略目標、橫跨不同研究領域的「戰略創造研究推進事業」,其中便包含許多不同類型的計畫,例如:經費規模較大、補助期間較長、團隊型計畫的 CREST,個人中型計畫的 さきがけ (sakigake PRESTO),以及提供給青年學者的 ACT-X 等。另外也有一些特定領域相關的法人機構和計畫,例如:醫學研究相關的 AMED(国立研究開発法人日本医療研究開発機構)、農學相關屬於日本農研機構 NARO 旗下的 BRAIN(生物系特定産業技術研究支援センター)等,可以針對自己研究領域去找尋相關的法人機構和相關的研究資金計畫。

JST 戦略的創造研究推進事業
https://www.jst.go.jp/kisoken/boshuu/teian/top/gaiyo.html

BRAIN 生物系特定産業技術研究支援センターhttps://www.naro.go.jp/laboratory/brain/introduction/index.html

台灣政府提供的出國計畫

如果博士班並未出國就學,台灣也有提供相關計畫鼓勵年輕學者出國研究交流。較常聽到的像是國科會被稱為「千里馬計畫」,分別有提供給博士班學生的「補助博士生赴國外研究作業要點」,以及取得博士學位後出國的「補助赴國外從事博士後研究作業要點」。

除了學術研究面向的計畫之外,偏向產業界的部份,國科會與國家實驗研究院科技政策研究與資訊中心也有推出「X Talent 產業創新人才海外培訓計畫」(舊稱博士創新之星計畫 LEAP),提供台灣產學人才赴海外企業實習一年 150 萬台幣的生活費補助。

另外教育部也有推出給大學、碩士學生的學海計畫,包含補助在學生出國研修交換的「學海飛颺」、「學海惜珠」,以及國際專業實習的「學海築夢」、「新南向學海築夢」。

其他的國際計畫

Human Frontier Science Program (HFSP)(人類前沿科學計畫),此項跨國計畫是源自 International Human Frontier Science Program Organization (HFSPO) 的國際非營利組織,主要資助生命科學相關領域的研究。除了有提供研究計畫的機會 (HFSP Research Grant Program),也有推行針對博士後研究員的資助計畫 (Postdoctoral Fellowships)。然而這些計畫申請資格有國籍的條件限制,對於參與的組織會員國成員可以自由選定世界任意國家地區進行研究,而非會員國的成員則只能限定在會員國之一的國家中進行研究,且不可直接擔任主申請人。雖然台灣不屬於此組織的會員國,但若要前往會員國之一的日本進行研究則可以符合條件。另外此計畫也有限制在計畫執行國不可有超過 12 個月以上的研究工作經驗(包含實習、留學等),因此較適合從未到過日本的人進行申請。較特別的是,此項計畫除了有給生命科學背景博士的 Long-Term Fellowships (LTF) 之外,也有專門提供給完全沒有生物背景的博士,跨領域進行生物研究的 Cross-Disciplinary Fellowships (CDF)。雖然申請條件限制較為複雜,但此項計畫提供的經費極為優渥。以日本為例,每年度的生活津貼可以高達約 7 百萬日幣,另外有提供每位兒童近 70 萬日幣的育兒津貼、數千美金的遷居補貼等福利。如果符合相關申請條件,也很值得嘗試申請看看此項計畫。

結語

三位講者在此次活動與大家分享了申請日本學術振興會 JSPS 特別研究員計畫的經驗與技巧,也分享了許多申請日本博士後研究員機會的相關資訊。講者們也以自身經歷鼓勵大家可以積極把握學生時期的各項機會,不要害怕申請計畫、參與學會發表,多多為自己累積經驗履歷。在準備計畫申請時也不要羞於和同儕、師長討論,前輩與他人的建議都會是很大的幫助。另外講者勉勵大家,對於各項研究計畫經費的申請結果不必看得太重,研究者都會遇上申請失敗的經驗,但各項機會、管道都很多,不必因為失敗而氣餒,只要你想要沒有什麼是不可能的。

JTBA 期望此次活動能讓大家對日本的學術研究環境有更多的了解,也都能夠順利地在日本開展自己的研究之路。

撰稿|蕭皓文、藍冠鈞
審稿|蕭皓文、劉品吾、洪啟榮

發表留言

在 WordPress.com 建立網站或網誌

向上 ↑

使用 WordPress.com 設計專業網站
立即開始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