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銀行開戶簡介與指南

文:莊葦白 (京都大學農學研究科 應用生命科學專攻 博士班)

一、前言與概況

外國人抵達日本後很重要的一件事情就是盡快到銀行開戶,因為無論是租金、電話費、保險費、年金健保等等的一堆財務狀況,都需要使用銀行來處理,或是使用銀行會方便很多。

然而礙於這一年內 (2022 年後),各項銀行法規大改,開戶變得越來越難,也越來越麻煩,如果能夠提前知道一些資訊,可以省去各位的冤枉路 aka 大地遊戲。很多網路上查的到資訊,未必能適用於目前的狀況,甚至即使看完這篇文章,到了現場的狀況也能是未知。最好的方法還是多查一下最新的資料與分享。

也請注意,只有持有「長期居留簽證 (90天以上)」來日本的人,才可以在日本開戶,短期交換或是短期語言學校的學生是不能開戶的。

以下將為大家介紹一些比較簡單的資訊,而針對有開戶需求的人,請務必先想清楚自己開戶後需要做到的那些任務,清楚知道自己的需求後,會更方便自己選擇適合的銀行或是相關的服務。

目前我把日本的銀行分為三類:郵局銀行(ゆうちょ)、傳統銀行、網路銀行。以下分別介紹,請新生再針對適合自己需求的銀行開戶。

二、日本郵局銀行ゆうちょ

郵局銀行通常會是抵日後首選的銀行,開戶的條件最低,不需要抵日半年以上的條件,幾乎所有學生都能夠開戶。換言之,其存在也可以說是為了國際學生而生的,讓各位學生至少可以在郵局有一個戶頭。

開戶需要的文件也不少,以下會列出基本所需的重要文件。但除此之外,有備無患也請新生習慣帶著一個大包包,裡面該有什麼重要資料都往裡面擺,到時候需要甚麼沒列出來的文件就可以拿出來使用。

所需文件如下:

  1. 學生證:

由於郵局銀行有專為學生服務的性質,因此會特別確認學生的身分。假如還沒領到學生證的話,據說可以使用合格錄取證書等文件。不保證可行,但依然是一個可以試試看的方法。

  1. 身分證明文件:

在留卡、護照等。

  1. 地址證明文件

這邊基本上會是直接看在留卡上的地址登記,因此務必盡快向區公所登記地址,避免無法開始很多繁瑣的行政程序。

  1. 印章

日本的銀行是可以接受外國人用簽名取代印章的,但我個人還是建議帶一個印章來日本。很多時候直接印章蓋上去就不用擔心簽名的效力夠不夠的問題了。印章不必使用日本習慣的圓印章,可以直接使用台灣的方印章,至於能否使用篆書則不一定,我建議不要冒這個險,使用楷體的印章就好。

  1. 電話

電話號碼很不一定,有可能要求也可能不硬性要求。以我的經驗而言,我開戶時還沒有聯絡電話,因此郵局人員容許我不填電話號碼,或是填寫京都大學的電話。但不保證其他銀行可以,因此提醒各位盡快取得電話號碼。

這邊小小補充,開戶時會需要填寫名字與假名念法。名字指的是在留卡上的名稱,假如中間有空白,就要填寫空白;假名念法則是名字的日文讀音,會用片假名來標記。以我為例,我的名字是莊葦白,因此我填寫的資料會是 CHUANG WEI PAI (在留卡上把我的名字給切開了),而我填寫的假名念法則是 ソウ イ ハク。假名念法的選擇有很多種方式,我選擇了把我名稱用日文的音讀來轉換,而如果不刻意選擇音讀的話,通常會是直接用相似的日文拼音去湊英文的發音。好比我的「莊」,就可以被註記成「チャン」,但我習慣使用音讀的「ソウ」。為了避免現場花時間煩惱,最好提前想好要怎麼選擇。有趣的是,我第一次申請時使用 app 申請,把 weipai 相連在一起輸入,等了一周審核後結果被認定與在留卡的名字不符而被拒絕。因此請格外注意這些無聊的小毛病。

之後就是等一到兩周的時間,提款卡與存摺會陸陸續續到手。

郵局銀行的開戶分為兩種:

  1. App 開戶
  2. 人工臨櫃開戶
  • App 開戶:

開學初期,學校會有兩三場 app 開戶的說明會,可以到現場一個步驟一個步驟地照著資料慢慢操作。

優點:方便,不必跟人擠臨櫃,尤其四月開學新生很多要排隊排很久。如果參加說明會的話還可以有人幫你解答。而且可以使用英文介面,方便日文不擅長的學生。

缺點:由於自動化作業,現場沒有人幫你審核資料,因此送出後可能資料審核沒過。而這樣又要重新開戶一次,再花一周多的時間等開戶審核。

  • 臨櫃開戶:

對自己日文能力有自信的人,直接到郵局銀行開戶也是一個很好的選擇。我個人也是在被 app 拒絕後,改到臨櫃處理。個人建議京大的學生可以到百萬遍的郵局銀行就近處理,由於比較常服務學生,所以相關的問題也很好理解。如果居住地較遠,或是學校附近沒有常服務學生的郵局,建議選擇離居住地最近的郵局辦理。之前出現過一些案例,郵局拒絕幫居住地離太遠的人辦理開戶,被要求轉往離居住地更近的郵局開戶。

而郵局銀行提供網頁事先填寫申請表的功能(郵局銀行首頁有個《開帳戶(中文(繁體))》的連結),可以選擇先填寫好中文的申請表,再到臨櫃辦理開戶。日文苦手的人可以考慮看看這樣的做法。

優點:一對一的溝通可以慢慢處理各項手續與問題,不明白的地方可以一直詢問。通過人工幫忙審核資料,也可以避免資料送出後被退回的窘境,確保不必浪費冗長的等待時間。

缺點:日文能力的要求高,雖然現場人員會透過翻譯軟體幫忙,但依然是一個挑戰。而且開學季排隊的時間長,申請的人多,但窗口少,申請的手續又冗長。等待的時間會有點可怕,最好挑離峰的時間去申請。

  • 關於海內外的轉帳(海外送金):

對於有獎學金的、或是需要家裡送錢來的學生而言,如何讓生活費匯入戶頭是一個很重要的資訊,特別是「海外轉帳」(海外送金)。這裡簡單介紹郵局銀行的狀況。

郵局銀行接受的海外送金的外匯種類只有「美金」與「歐元」兩種,「日圓」是不接受的,新台幣當然也不行。這裡要特別注意,需要海外匯款日圓的人,務必到其他銀行開戶。我曾經嘗試要收日幣轉帳不成,因此才特別去找其他銀行開戶。

而如果要開通海外轉帳的功能,必須要有 my number 卡或是有記載 my number 號碼的住民票。整個過程很麻煩,關於這部分資訊又得開一個新的副本,只好先請新生自行查詢相關資訊的細節了。簡單來說,在區公所登記好在留卡上的地址時,記得同時申請住民票,這樣可以啟動 my number 卡申辦的流程,而幾周後會收到 my number 卡申辦的信件,在依照規定去申請 my number 卡。卡片申請很耗時間,但這時候已經算是取得號碼了,因此可以再回去區公所,申請有記載 my number 卡號碼的住民票。這份文件可以用來替代 my number 卡,最後再拿去郵局銀行啟動海外送金的功能。

而如果是領日台交流協會獎學金的情況,則屬於國內匯款,因此沒有這堆麻煩的問題。

三、日本傳統銀行

如果郵局銀行無法滿足你的特殊要求,像是有海外匯款日圓的需求等等,就必須要到日本傳統的銀行開戶。然而請務必注意,2022 年後的規定,「想要在日本的銀行開戶,必須要在日本待超過 6 個月以上」。受到以中國人為首的外國人不良行為影響,日本銀行法規大改特改,目前的規定是寫得死死的,低於 6 個月想開戶是非常難的。

想要開戶的話,必須要一間一間銀行親自詢問,才有機會成功開戶。這裡列舉出幾個本人與網路查找資料所獲得的資訊,滿足的話有機會開戶成功:

  1. 日本銀行三巨頭:三井住友、三菱 UFJ、瑞穗。(我都叫做みみみ) 

只有這三間銀行才夠大,才「有機會」允許剛入境的人開戶。其他銀行請一律視為不可能。實務經驗上,我到瑞穗開戶失敗,到三菱開戶成功。

  1. 分行的性質:

其實不同的分行在企業裡面的階級是有差的,小分行與大分行,在行政作業上就有所差別。據說位階越高,權限比較高,越有機會開戶。但實務上怎麼區分我也不知道,可能店面越大越有機會。

而距離學校、住所越近的分行,也比較有機會開戶。

  1. 日文能力要好:

依照網路上得來的經驗,日文可以溝通的人,比較有機會容許開戶。或許日文能力可行的客戶,相對地能夠獲得銀行人員更多信任。

以我的經驗為例,我到瑞穗銀行出町分行詢問時,馬上就被拒絕。而到三菱銀行出町分行時,則很幸運地被接受辦理開戶作業。

開戶時所需要的文件與郵局銀行幾乎一致,但我還是建議帶一個塞滿文件的大包包,以免缺少任何資料。

由於尚未滿六個月,因此開設的戶頭是功能欠缺的。不能使用的功能例如:

  1. Debit 卡與信用卡功能
  2. 網路銀行

不過關鍵的海外送金功能是有的,可以正常的接收從海外匯進來的錢,而且可以收日圓。甚至開戶時不需要 my number 卡,這點可以減少很多麻煩的手續。

住滿六個月後,便能回到銀行去辦理更改帳戶狀態等手續。同時可以申半信用卡、Debit 卡等等,也可以開辦網路銀行、app 等功能。

傳統銀行能提供郵局銀行以外的更多功能,因此可以的話也建議開設一個傳統銀行。

四、純網路銀行

或許有些人會在網路上查到在樂天銀行等等的網路銀行成功開戶的經歷,但據我了解,從 2022 年中以來再無成功者。網路銀行一樣受限於法規,低於六個月的外國人是不可以開戶的,而且網路銀行不夠大尾,不像三巨頭一樣能夠呼風喚雨,不容易成功開戶。在此建議,未滿六個月的新生,可以不用嘗試透過網路銀行開戶了。

五、結語與建議

以上是從本人開戶的辛酸史中所獲得的情報,希望能省去新生這段痛苦的旅程。由於國際生不斷給日本的銀行造成困擾,因此相關的規定也是逐步加嚴,要求的東西也逐漸增加,請務必多多查看最新的資訊。

而對尚未抵日的學生,我強烈建議一定先在台灣準備一個有通話功能的號碼,不要只有買網路卡。不只是銀行,日本的很多作業手續都需要填寫聯絡號碼,因此有一個號碼是很重要的。然而申請日本的電話號碼,卻需要你填寫聯絡資訊,所以如果沒有暫時的通話方式,甚至連申請電話都會卡關。

● 在留卡登記住址需要居住地

● 房屋、瓦斯電力的簽約需要聯絡電話與銀行帳戶的繳款方式

● 銀行開戶需要你的居住地址與聯絡電話

● 申請電話號碼需要有登記住址的在留卡、聯絡方式、銀行戶頭

所以沒有電話就不能簽租約開通水電,沒有居住地就不能登記住址,沒有住址就不能開戶,沒有住址與戶頭就不能申請電話號碼。

這是一個令人極其難受的死循環,想要突破的話需要非常多的心力,來回跑各種資料。因此發自內心的建議各位新生們,記得帶一個暫時能夠接打電話的電話號碼來日本,千萬別只準備網路卡來。

最後,祝看到這篇文章的各位,開戶順利,並且成功解決自己的問題。

作者:莊葦白 (京都大學農學研究科 應用生命科學專攻 博士班)

發表留言

在 WordPress.com 建立網站或網誌

向上 ↑

使用 WordPress.com 設計專業網站
立即開始使用